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开始“整顿”职场
时间:2025-03-29 15:27:17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

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群身着大红棉袄、扭秧歌转手绢的机器人看呆了观众,一夜之间成为“科技顶流”。

短短一个月后,国内“机器人租赁”市场突然爆火。社交平台显示,日租金有的已经接近万元。有租赁商家称已经爆单,还有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

提供人形机器人租赁服务的商家 电商平台截图

人形机器人都能干些啥?

如果你还以为机器人只是工厂里的机械臂,或者商场里的导航机器,那你就落伍了。

最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化到几乎能以假乱真。

人形机器人,“进化”到哪一步了?

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会的是越来越多。

宇树科技对外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G1,可以完成跃起、侧身、下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地、站立;

智元机器人在两周之内发布了三个新的产品。其中,灵犀X2可以完成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等高难度动作。

跳舞↓↓↓

骑车↓↓↓

穿针引线↓↓↓

侧空翻↓↓↓

功夫↓↓↓

动作更灵活的同时,人形机器人也更加聪明。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日前推出的“慧思开物”,集成了感知、决策、语言、学习、运动控制等高阶认知功能,能增强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的效率、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简化开发流程。

人形机器人,已经悄悄 “上岗”

当ChatGPT还在和人类斗嘴、自动驾驶还在测试阶段,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经悄然走进职场,开始“整顿”人类的工作习惯。

它们在仓库、餐馆,甚至在工厂车间,正以类似人类的适应性和智能,执行各种任务。

它们不会摸鱼、不会抱怨加班,甚至不会在周一早晨赖床迟到。它们的存在,正在让职场规则悄然改变——效率至上,人情靠边。

比如,身穿警服,跟着人类警察一起巡逻、与群众热情互动。

比如,参加社区活动表演“川剧变脸”。

甚至上一秒还在商场揽客,下一秒就秒变登山搭子!

工作内容切换,但态度依旧负责。

甚至它还可以在各种展会上迎宾,让跳舞就跳舞,让招手就招手。

图为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秀场。图为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秀场。

3月27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首钢园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会场。图为仿真人形机器人吸引媒体记者。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想让它干啥就干啥,想要啥样就啥样。

充满电,就算工钱。

这态度,这回头率,这性价比,不得不令人心动!

3月27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首钢园的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图为等待训练的人形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据悉,由于目前机器人软硬件版本还在不断迭代,机器人外出“打工”时,一般还需要操作师全程陪同操作维护,因此,除了机器人紧缺,机器人操作师也比较紧缺。

“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或将成为机器人量产元年,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一台人形机器人的造价已经从2018年的300万元降到了如今的几十万元,接下来,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都将迎来爆发期,价格也将持续下探。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3月26日刊发题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文章,其中提到: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已在众多领域引发根本性变革。

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企业已实现机器人核心模块的自主生产,国际厂商也依赖中国产业链,至少是其中某个环节。例如全球知名的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其很大一部分零部件由中国企业供应。

在2025年全球科技版图中,中国机器人产业将加速“出海”进程。从餐饮配送到工业制造,从医疗辅助到智能家居,从消费服务到仓储物流,中国机器人正以全方位应用场景,为全球制造、产业升级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我国整机市场规模约在20至50亿元;到2035年,整机市场规模达到约500亿元;到2045年后,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中国业内普遍预计,人形机器人的产能或将在2025年得到明显提升,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转变。

人形机器人,会取代人吗?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也让一些人产生担忧,机器人是否会抢走人类的工作机会?

关于这个问题,deepseek给出如下结论:

机器人会取代部分工作,但人类在创造力、情感、道德等领域的优势不可替代。未来的关键不是“是否被取代”,而是如何利用技术提升自身价值。

短期来看,机器人更适合规则明确、重复性高的工作,比如数据录入、基础客服、流水线操作等。但在需要创造力、情感交流、复杂决策的领域,人类仍然占据优势。

长期来看,人机协作才是趋势:

机器人负责效率型任务(数据处理、流程执行);

人类专注创造型任务(战略规划、创意设计)。

就像计算机没有让会计失业,而是让他们从算账转向分析一样,机器人不会完全替代人类,但会重新定义职场分工。

3月26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主会场。图为一组机器人列队从会场里走过。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 “整顿” 职场,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变革。

我们不能忽视这一趋势,而应该积极应对,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新的职场生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为,未来的职场,属于那些能够与科技和谐共生的人。

无可厚非的是,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从科幻奔向现实。

标签:

最新
  • 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开始“整顿”职场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 南航回应“第三方机票价格与行程单不一致”

    据中国南方航空微博消息,中国南方航空14日发布《关于维护旅客权益

  • 首批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将开放

     昨天,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首批9个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已有3个

  • 辽宁持续做好“文体旅+” 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

    7日,在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辽宁本钢

  • 山西太原:老者公益磨剪子菜刀 特教学生渴望被“看到”

    中新网太原3月4日电(胡健 王美玲)为弘扬雷锋精神,山西省太原市杏

  • 建行举办科技金融推进会暨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与实现高水平科技

  • 青海:4.48万农牧民参与林草工程 生态惠民成效显著

    中新网西宁2月14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14日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 (经济观察)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几何?

    中新社上海2月12日电 (谢梦圆 张亨伟)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

  • 多因素支撑 信贷投放有望开门红

     2025年1月金融数据即将公布。专家表示,1月通常是信贷大月,

  • (新春走基层)逛商圈买年货寻年味 浙江消费市场火热开场

    中新网杭州1月31日电(奚金燕)龙年春节,走进浙江杭州各大商圈、集市

  • 数智化干出精细活(新春走基层·探访新质生产力)

    工业互联网赋能汽车新工厂——数智化干出精细活(新春走基层·探访

  • 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岁末助残送温暖 新春关怀入人心

    1月23日,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办事处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组织开

  • “大”势所趋 为时髦加分

    被T台十足宠幸的大廓形配饰近年来越来越多走上街头,成为时髦精的造

  • 敦煌福蛇明信片里的“东方哲学”:顺应四时,盘出好运

    春萌蛇、夏长蛇、秋实蛇、冬藏蛇,四季福蛇盘踞于敦煌藻井之中,鲜

  • 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学习全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近日,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组织开展科级及以下干部、党员学习贯彻党

  • 基金赎回和卖出有啥不同?基金赎回了还会有涨跌吗?

    基金赎回和卖出有啥不同?假如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还是会有点区别的,

  • 旅游
    • ​潢川县举行202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暨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 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街道洪沟庙社区:寒冬牵挂困难户 入户走访暖人心 环球消息

    • 中国经济三季报出炉 官方称实现全年目标“很有信心” 新消息

    • 8月23日24时起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55元